文獻探討6-應用沉浸式擴增實境音像互動於現場音樂表演之研究與創作-擴增實境之理論與應用
擴增實境之理論與應用
「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 按照字面上的含意來解釋,是一種 把電腦產生的虛擬影像資訊直接或是間接的即時顯示在現實環境中的技術 (Azuma, 1997),這個詞語最早在1990年由一位前波音公司研究員使用,作為模擬軍事訓練用 途 (Caudell &
Mizell, 1992),因為當時的硬體價格較為昂貴,且機器性能尚未達到標 準水平,所以這項技術並不廣為人知。
擴增實境在早期多應用於軍事領域上的開發,使用沉浸式體驗的方式來訓練軍 人,1990年代初,美國空軍於阿姆斯特朗實驗室中開發擴增實境技術的應用,並創 造出首個模擬虛擬影像的裝置系統,使軍人在使用搖桿來操控機器手臂時,可透過 頭戴式顯示器(HMD)看見虛擬影像的障礙物、場景及指示說明 (Rosenberg, 1993)。 藉由沉浸式擴增實境的模擬系統,便能使軍人能夠在擬真的操作環境中受訓,有助 於軍事訓練的成效。
以現場音樂表演為例,如搖滾樂團U2在2018年的巡迴演出「EXPERIENCE + INNOCENCE」,觀眾可在巡迴的現場表演中使用手機上的應用軟體,透過掃瞄電視牆上的數位影像,虛擬主唱者將出現在手機螢上,藉此拉近觀眾與樂團在現 場表演中的距離。
應用沉浸式擴增實境音像互動於現場音樂表演之研究與創作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