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探討9-介面設計原則

介面設計原則

早期的產品設計,對人機互動的態度是採用「以人適事(fitting the man to the task)」的策略,著重於產品功能的完成,卻忽略使用者的能力限制與需求。

現今的設計哲理則強調,產品應配合人們的能力而設計,亦即「為適合人們使用而設計」 designing for human use),不但提高人們操作產品的績效,更進一步追求使用者的安全性及舒適性,並以使用者的福祉和價值為設計宗旨(許勝雄、彭游與吳水丕, 2010)。介面設計的本質即是為求人、機、境三者間的最佳互動設計,亦即「以人為 中心」的設計(user-centered design)(Norman, 2003Eason & Harker, 1997)。

在相關研究應用部分,目前只發現國內曾有廠商與研究單位,針對眼鏡的虛擬 3D 模擬,透過擴增實境技術進行介面開發與可用性測試(陳建雄、蕭文信、黃御 彰、陳詩捷、蕭淑玲,2012),但人臉表情及銀髮族等相關議題,以及其它頭飾產品(帽子)的操作經驗,目前尚無相關整合研究。

在頭飾產品議題選擇方面,先前研究曾經專家會議與前測,討論與歸納出髮型、 帽子、化妝造形、耳飾與眼鏡等產品項目(張文德、簡佑宏、劉耕銘,2017),濾除 與性別因素可能影響之產品項目,最後以帽子與眼鏡等二項產品為虛擬 3D 頭飾產品 模擬介面與開發之研究議題。


擴增實境使用者操作介面研究—以銀髮族 3D 試戴系統為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文獻探討5-修正式德菲法

文獻探討13-介面隱喻(Interface metap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