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探討15-行動應用程式使用者介面音效設計之研究-音效在行動介面上的優勢

音效在行動介面上的優勢

Brewster (2008) 在《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andbook》一書中以人機互動的觀點將音效用於介面設計的優勢列為八點,詳述如下:

(1) 視覺與聽覺互相獨立:視覺感知與聽覺感知 在一般情況下是合作無間的,但它們基本上是可以同時獨立運作的系統。不過對於人們在總體的感受上還是會有些微差異,例如用耳塞塞住耳朵看東西或閉著眼睛聆聽聲音,會與同時聽和看的感受不太一樣。

(2) 優越的時間分辨率:在某些情況下,聽覺的反 應速度比視覺的反應速度來的快,也就是當人類聽到聲音而做出相對反應的時間,會比看到東西而做出反應的時間來的快。

(3) 減少使用者在視覺上的負擔:從視覺上來看, 市面上有許多華麗而精緻的使用者介面,並有著各種顯示資訊的方式,但這些都必須透過視覺感知來接收,而重要的訊息可能因此被忽略。透過將部分訊息回饋分擔給聽覺感知,可以有效減少使用者在視覺上的負擔。

(4) 減少螢幕上的資訊量:在小巧的智慧型手機上, 螢幕所能顯示的內容有限,如何有效的運用螢幕上的空間,又能保持介面的乾淨與質感,是個十分重要的議題。透過聲音的回饋,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視覺訊息、有效的釋放顯示空間,並保持良好的使用者經驗。而針對觸控式螢幕上的按鈕,因為手指與按鈕大小的關係,視覺上的按壓回饋不一定能被使用者察覺,而音效能夠確保回饋能夠確實傳達給使用者。

(5) 減少對視覺注意力的需求:在使用智慧型手機 的時候,使用者有時會處於無法完全使用眼睛注視於螢幕的狀況下,例如走路行進時,視覺資訊在這時候就很容易被忽略,而聲音在此時就是個很好的操控與回饋方式。

(6) 聽覺感知未被充分運用:人類的聽覺感知可以 用來分辨複雜具有結構的聲音,例如歌曲裡的不同樂器。聲音回饋具有很高的潛力,用來傳遞更多複雜有意義的資訊給使用者,人們可以輕易的透過簡單學習就掌握要傳達的訊息。

(7) 聲音可以吸引注意力:人類可以選擇不要觀看 或忽略視覺上的訊息,但人類的耳朵卻無法阻擋聲音的進入。聲音適合用來傳遞重要的訊息,例如手機鈴聲和簡訊通知聲就是很好的例子。但聲音也有機會被外在的因素所阻擋,例如靜音模式與吵雜的環境。

(8) 讓視障者易於使用:對於視覺上有障礙的使用者,透過聲音的訊息傳遞,讓訊息更準確的傳達給使用者,有效幫助使用者快速辨識操作的選項和情境。

行動應用程式使用者介面音效設計之研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文獻探討5-修正式德菲法

文獻探討9-介面設計原則

文獻探討13-介面隱喻(Interface metap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