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探討7-電腦藝術

電腦藝術

「電腦藝術」(Computer Art)是數位藝術發展的起源,意指透過繪圖程式創作圖 形、或是以演算法程式產生圖形的一種新的藝術形態(曾鈺涓,民96)

由於大部分進 行電腦藝術創作的藝術家具有數學領域的相關背景,因此懂得透過數學演算法進 行圖形繪製,形成了一種另類的創作方式,被稱為「衍生藝術」(Generative art)
衍生藝術之呈現方式 現今衍生藝術作品的呈現方式中,可分為「靜態」和「動態」的呈現方式。

靜態的呈現方式中,作品一般會以畫作的形式呈現,將以特定演算法為基礎所繪製 的圖形進行截圖與印製,並掛放在展覽中呈現。

動態的呈現方式中,衍生藝術作品常以螢或投影的方式呈現視覺流動的狀 態,部分作品亦能透過互動進行體驗,例如透過觸摸、感應、聲音輸入等,以觸發 圖像的生成、消失、排斥及跟隨的互動回饋。以下將列舉以不同互動形式的動態衍 生作品類型。



1. 非互動式的動態衍生藝術作品 有別於靜態的衍生藝術作品,非互動式的動態衍生藝術作品是透過即時運算的 方式來產生影像,並以媒體的形式呈現衍生系統的即時演算過程。


2. 互動式的動態衍生藝術作品 互動式的動態衍生藝術作品是透過感測器來探測外界變化的訊號,如紅外線、 光、熱和濕度等,將接收到的訊號轉換為互動回饋,其互動機制可分為單一機制、 多重機制兩種。以下將針對各種類型進行相關陳述:

(1) 單一互動回饋機制單一機制之互動模式是透過單一感測器進行訊號的輸入與互動回饋。

(2) 多重互動回饋機制基於單一機制的互動模式,多重機制是透過多種輸入的方式來接收外部的訊號,並將其訊號對應到系統中的各項參數進行互動回饋。

(3) 結合表演之互動回饋機制在現場音像演出中,表演者利用電腦設備來開發現場演出的衍生系統,並且藉由手動控制來改變衍生系統的參數。


應用沉浸式擴增實境音像互動於現場音樂表演之研究與創作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文獻探討5-修正式德菲法

文獻探討9-介面設計原則

文獻探討13-介面隱喻(Interface metap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