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探討12-手機互動介面設計
手機互動介面設計
Marcus
(2001)稱手機行動裝置螢幕介面為 Babyface design。
他認為在小螢幕上的各種使用者介面設計均面臨極大的挑戰:如有限的空間分辨率、字體的選擇、訊息設計、可視化的微型圖表、地圖、色彩、空間配置等都考驗設計師的設計功力。
手機介面設計比桌上型電腦介面設計更具限制性,因相對有限的電腦和通信能力的限制,手機介第四十卷 第二期 2012 年 11 月 139 工業設計 127面擁有較小的尺寸設計平台與必須不斷變化的情 境以滿足不同使用者狀況下的需求(Tarasewich, 2003)。
智慧型手機介面互動設計時還需考慮的核心問題包含高效率的選單結構,小螢幕內容的可視化程度,有效的搜索功能以及上下文情境連結的敏感度 (Väänänen-Vainio-Mattila
& Wäljas, 2011)。
此外,手機空間小,無法容納太多按鍵,以致每個按鍵必 須擔負多重功能(Benyon, Turner, & Turner,
2005)。
小型顯示器的可塑性(Plasticity),必須確保能在不 同尺寸的顯示器間順利轉換、以 Web 瀏覽器或口袋型行動電話的方式傳送資訊、轉換成多國語言、與殘障者使用的輔助裝置相容。
同時,行動裝置介面設計應為不專心的使用者設計,任務序列不能太難、要快速,還要能再次進入,並把一切做到能自我說明用途(Shneiderman &
Plaisant, 2005)。
社群網站之智慧型行動裝置使用者介面研究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