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0的文章

文獻探討2-Users’ Attention on Mobile Game Main Screen注意力

注意力 Zimbardo ( 1985 )學者指出注意力是一種複雜且具多面向的架構,應該以多面向來 考慮;許多學者將專注力分成數多種不同向度,分別有:方向性、選擇性、分散性、持續性、重視性、集中性及交替性( David, 2005 )。 其中有三種注意力的形式對於設計應 用具有重要性: 第一方面為注意選擇性 (Selectivity) ,在外界的許多事物中,只注意某些 事物,而不注意其他的事物( Cherry, 1953; Miller and Bigi, 1979 ; Miller and Weiss, 1982 )。 第二方面的意義是持續性 (Persistence) ,依意願不受其他刺激的干擾,持續的 注意某件事物。 第三方面是注意的轉移 (Attention shift) ,根據需求從對某件事物的注意 轉移到另一件事情的注意。眼睛的移動與否,影響注意到的物體,視覺與專注力兩者之 間有著重要關係,因此眼動注意力具有選擇性與轉移性,可以眼動儀進行注視百分率及 第一次注視時間的量測作為指標 此外,腦波中許多的波形頻率與專注狀態有關,說明 集中性、持續性則可以由腦波值所計算轉換的專注品質進行量測,作為操作型定義,且 二者之間會有相互的影響。 Users’ Attention on Mobile Game Main Screen

文獻探討1-行動遊戲介面設計

行動遊戲介面設計 行動遊戲介面主要功能可以分為遊戲要素與外觀介面,外觀介面指的就是遊戲畫面,提供使用者開始、設定與管理遊戲。 遊戲畫面在美觀與實用性之間的取捨 ( 史萊姆工作室譯, 2003) 。在視覺設計上需要一個 美觀且舒適的介面,能讓使用者產生共鳴的視覺風格(傅小貞等, 2014 )。 Marcus ( 2001 ) 稱行動裝置螢幕介面為 Babyface Design ,認為在小尺寸的螢幕上,有許多的限制,對各種使用者介面設計是極大的挑戰,例如:有限的空間分辨率、字體的選擇、訊息設計、 視覺化的微型圖表、地圖、色彩、空間配置等,都考驗著設計師的設計功力。 而在小尺 寸螢幕的行動裝置中,使用者的心智模式影響更為顯著,必須透過一致的隱喻性符號操 作流程,使使用者在受限的螢幕介面操作中得到立即回饋,達到心理的滿足。 Users’ Attention on Mobile Game Main Screen  在智慧型行動裝置及社群網站普及的現代,使用者對於操作不同社群業者推出的應用程式(APP),會 依過往相似經驗來做預期。理論指出,既有心智模式對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有影響,而介面設計的一致性 能讓心智模式學習新事物時更快速且正確預測動作結果。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使用者心智模式對於後期 推出的社群網站介面操作的影響,分別針對 Facebook 與後期推出的 Google+應用程式進行實驗,共有 24 位受測者參與,以智慧型行動裝置(iPhone 4)為實驗機台,輔以觀察法分析,探討使用者對於圖像符號介 面與文字語彙認知模式的差異,實驗結果顯示,圖像化符號只對有 Facebook 操作經驗的受測者有影響, 但是文字性語彙則影響不顯著。因此,介面設計的一致性甚為重要,設計師在進行介面設計時,需考量 使用者經驗與心智模式,避免將圖像符號重新定義功能,導致使用者操作困惑。